"
接到这样的催款电话,不要立刻挂断,要先问清对方的电话来意,因为当金融公司主动打电话了解情况时,你的信息很有可能已被第三方骗子盗用,并陷入被贷款的局面。
下面这个关于河南省驻马店零售商欺瞒客户参加“返利”模式的虚假活动的案例,就给大家讲述了“被贷款”是怎么一回事。
2016年9月,河南驻马店某一手机数码商户联合一网络平台,以宣传“300元领手机”的促销手段吸引客户,私自间接捆绑某金融公司业务??突г谔峁└鋈诵畔⒉渭踊疃?,零售商利用其信息在该金融公司申请分期合同,待合同通过之后,客户得到一部较低廉的手机。同时,零售商利用客户信息及贷款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注册申请,利用平台返利资金代客户还款??突Ф杂诖钗侍庖桓挪恢?, 甚至有连返现问题也不清楚,只知道自己300元获得了一部手机。2017年2月,网络平台老板逃跑,返现停止,客户在接到该金融公司催收电话时,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。
上述案例中的客户, 被“低价领手机”吸引,最终因非法平台及商户打出的极具诱惑力的噱头而落入圈套,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,个人信息被这些平台和商户利用,在金融公司办理贷款。不知不觉中,因为一部“超值”手机,消费者就可能被动负债,却对此全然不知。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宜,以至于当接到消费金融公司催收电话,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,如果最终无偿还能力,未能及时足额完成还款,还将影响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,从而影响未来的正常生活。
以上不难看出,不贪图便宜,是避免陷入欺诈违法行为的最佳屏障。作为首批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,捷信提醒大家不要参与或被参与至欺诈违法行为中,要提高警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一“不要”
![]() |
不要贪图小便宜,不要相信承诺可以替消费者还款之类的骗术; |
二“注意”
![]() |
签署合同时注意仔细阅读合同细节; |
三“确认”
![]() |
办理贷款时确认金融公司工作人员身份,如穿消费金融公司工服、佩戴工牌等,不要通过第三方办理消费贷款业务; |
四“举报”
![]() |
及时举报销售关于诱导参与第三方欺诈的不法行为。 |